《东吴学术》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东吴古墓历史遗迹保护性规划及单体设计

 
来源:东吴学术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1 缘起 2005年底,在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区内的一次道路施工中,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此墓的结构形式为四隅券进式墓葬穹隆,是东汉末年出现、魏晋时期逐渐消失的墓葬结构形式。南京正是东吴时期的都城,据考古推测上坊地区是六朝时期的主要陵墓区,据今约有1 700年历史,该墓葬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全国同时期墓葬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座,而墓中存留的物品,如巨型覆顶石、墓室四角的兽形石灯台、虎首状石棺座等也是同时期首次发现。因此,推测此墓属东吴晚期的大型墓葬,“四隅券进”墓室的主人身份均极为高贵,加之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根据考古方面的初步推测,应为东吴时期孙氏皇帝墓。 古墓被发现之后,相关部门虽做了一些临时性的保护措施,但并未能很好地保护古墓。经过10年的考古研究,曝露在空气中的墓体产生了较明显的风化,且墓体外侧也留下了漏雨痕迹。为了更好地保护古迹,并将祖先的珍贵文化遗产展示出来,当地政府决定围绕古墓建一个东吴文化遗迹公园。很幸运,我们接到了这个遗迹保护规划及建筑设计的任务。 2 任务与研究 基地的用地条件很充裕,22ha的可建设用地面积将被作为遗址公园进行规划,并建设4 000m2的博物馆建筑单体,其建设方式、位置均可由建筑师决定。 基地外部的自然环境很好,遗址区被群山环抱,南、北、东三个方向被青龙山郊野公园、黄龙山风景区、大连山所环绕,西侧与西山头、北侧的钟山博爱阁、南侧大连山西山头连成一线。但周边人文环境较差,相邻地块为大型工业厂房区。 接到设计任务后,我们首先思考的不是设计一个放置展品的博物馆的具体手法,而是有些惶恐地思索着:到底该用怎样的设计来表达对先人的尊重?有一点是被大家公认的:与文物保护相关的项目,接到任务之初的每一步决定、每一次深化方向的选择都应深思熟虑,谨慎为之。于是,在进行了基地调研并收集、了解了古墓的相关考古资料后,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并希望在前期研究和探索性设计中找到答案。 (1)古墓朝向为何是南偏东15°? 古人修建房屋讲究坐北朝南,但风水学中,墓葬却不宜正南北向。堪舆之术讲究“上风上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难道东吴古墓的方向只是顺应地势吗?坐落于北京西北昌平区的明十三陵,与北向鼓楼、故宫博物院、前门、永定门,形成一条中轴线,而轴线的中心点就是紫禁城。那东吴古墓会不会也存在一条轴线呢? 与东南大学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沟通后发现,东吴古墓长向中轴线的延伸线在西北、东南方向皆指向对应的山头。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南京“市民学堂”讲座时曾披露,在南京梅花山博爱阁附近发现有大型人为构筑物,疑与孙权墓有关。而东吴古墓中轴线西北方向刚好指向这个方向,如果说东吴古墓与家族墓葬轴线重合而形成了15°的偏角,倒是符合藏风得水及后世堪舆中的四相之说。 (2)如何处理遗址公园与周边厂房的关系? 基地东南侧建筑及东侧的现有厂房与墓地距离太近,且体量过大,现代材质及工业化的立面与遗址公园的环境氛围极为不协调。古墓周边的环境应是静谧肃穆的。 (3)小尺度的建筑与大尺度基地的关系? 业主提供的公园用地面积约22ha,允许我们在整个公园规划范围内选定建筑用地范围。业主最初的意向是新建博物馆与古墓贴临,而我们的想法是对遗址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和还原,且新建博物馆要低调呈现,尽量消隐于环境中。 通过协商,业主同意我们将设计范围扩展至整个遗址公园,而不只是一栋新建的博物馆。有业主的支持,我们就可以从整个公园的规划着手,并将古墓遗址作为整个公园的重点来由大至小展开设计。 (4)如何保护古墓本体和原有地貌? 1 古墓及封土现状 2 古墓测绘图图2 由东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提供; 古墓在地下封存了1 700多年,封土也成为了遗迹的一部分。不知情的挖掘与不专业的临时保护措施已经对古墓和封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保证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设完成后的展览过程中遗迹不再受到破坏是我们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最终与业主商定,调整原任务书中古墓与博物馆统一建设的要求,古墓将作为一个独立展厅存在于公园内,建造过程中其他会对遗迹产生影响的建筑、道路及景观功能都作为新建,与遗址区隔开一定的安全距离。 3 规划设计 通过前期的研究,设计思路逐步明朗。 (1)设计应充分考虑古墓南偏东15°的轴线关系,延续并展示出古代墓穴的选址布局特点,突出古墓轴线指向性。 将主要展览节点——新建博物馆布置在古墓轴线的西北延长线上,且博物馆在单体设计时应以古墓轴线对称布局。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并以两点连线的方式强化历史轴线,新建博物馆应远离古墓遗址区,尽量贴近基地西北角城市道路。如此布局,新建博物馆所在的场地西北角亦可作为遗址公园的主要公共入口。 (2)通过设计手段弱化周边厂房的影响,营造出应有的环境氛围。 因基地东南侧现状建筑环境比较差,会对遗址公园氛围营造产生影响,考虑在厂房用地和项目场地之间密植高大乔木林作为隔离带,也能够营造静谧、舒适的公园环境。 场地除东南侧这片树林外,其他区域绿植以低矮草地与灌木为主,保证公园景观空旷开阔,能够营造冥想空间,并烘托肃穆的观展气氛。 (3)由大至小,从景观大流线入手。 根据分析,历史轴线是现实存在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其融入到参观流线中,作为展览的一部分呈献给大众,同时作为主要参观轴,以安静肃穆的文化历史内容为基本定位。作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还需要一条互动性强的开放式参观流线,并在这条流线上布置多处室外展览节点,使前来游览的大众参与室外展览和各项活动,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增加文化熏染,也可提升城市公园的趣味性。参观流线环绕场地布置,将新建博物馆、古墓及室外展览节点串联起来。 整个公园设一条主轴线(历史轴线)、一条次要参观流线(人文互动流线),以及一条车行路(后勤服务路)。主轴线即为古墓的原始轴线,由西北向东南贯穿新建博物馆并以室外巷道连接至古墓展厅,并指向远处的山头,为主要观展流线;次要流线将遗址公园内室外展览节点串联起来,并以与主轴线垂直的角度穿过新建博物馆;车行路主要为工作人员服务,呈弧形设置在树林隔离带的西北边缘,并结合城市道路形成环路。 (4)提前考虑场地后勤服务及消防道路等功能。 项目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方案设想很完美,但到后期扩初和施工图阶段,因受各项规范制约,设计方案不得不有所调整,影响整体效果的情况。所以本项目中将后勤需要和消防规范的要求提前进行考虑,在树林西北侧设一条车行路,两端与城市道路相接,作为办公及后勤服务出入口。同时形成消防环路,可直接到达古墓附近。 任务书中还要求设一处考古工作站作为考古研究的办公场所,我们将其设在内部车行路南侧,靠近基地西南角办公入口,与参观人流的两条主次流线互不干扰。 (5)古墓的保护方案。 考古部门对古墓在建设、展览过程中的保护提出了很多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扰动、封土范围、地下水处理等方面。我们希望将遗址部分封土还原,以保持古墓原有的形态,展览内容尽量简单,且保留古墓原有的排水渠走向,在距离古墓封土范围几米之外再做蓄水处理,并作为一处室外景观节点。 4 建筑单体设计 4.1 新建博物馆 出于保护和尊重历史遗迹的目的,将新建博物馆远离古墓,贴近基地西北角城市道路布置。场地地形北高南低,临近城市道路的西北侧是基地的最高点,基地由西北向东南先是一个5~6m高差的斜坡,之后坡度逐渐放缓。 我们将博物馆体量设计为等腰三角形,短边正对西北侧城市道路,并利用地形高差,将博物馆局部埋入地下,使屋面与城市道路平接,形成入口广场。入口背面、三角形中间部位设大台阶,将人流向下引入展厅层。 3 古墓建设范围及场地条件图3 由东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提供; 4 场地竖向分析图4根据规划部门提供的场地图纸绘制;其余均为作者自摄或自绘。 5 场地分析 6 整体鸟瞰效果图 7 总平面图 8 主入口鸟瞰效果图 9 新建博物馆效果图 10 古墓展厅外景效果图 11 新建博物馆屋面轴测关系图 12 历史轴线剖面图 13 古墓展厅结构及排水示意图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与古墓历史轴线重合,两条长边均指向古墓遗址展厅,设计利用三角形的透视特点在空间上强调了轴线的存在。新建博物馆在西北段体量最大且埋于地下,向东南方向逐渐收小,并随着地形变化露出地面。后勤、展厅等大体量埋地,休息区等小体量以通透的玻璃幕墙作为外围护,使新建博物馆尽量消隐在公园景观中。 后勤办公及设备区设在西北段埋土部分,在展厅和后勤区之间设下沉庭院作为分隔,同时解决通风采光问题;建筑中段逐渐露出地面,可设高侧窗采光通风,将主要展厅布置于此;三角形顶角部分,面积比重减小,且场地标高已低于西北侧城市道路6m,建筑体量完全在地面之上,设置为餐饮休息区、游客服务区。展厅的参观入口由博物馆屋面中部的大台阶引入到展厅标高层,在展厅和游客服务区之间设室外入口大厅,并可供消防车穿越。 在新建博物馆三角形顶端,空间功能以三角形对称轴为轴线对称布置,对称轴位置设半室外通道,引入“甬道”意向。新建博物馆与古墓展厅之间设室外通路,引入“墓道”意向,指向古墓展厅。参观完新建博物馆后,可由与历史轴线重合的甬道、墓道至古墓展厅参观遗址。 我们对新建博物馆的结构设计也做了很多推敲研究。根据功能需要,位于地下部分的西北部展厅与后勤部分在场地高点,并且此处屋面为场地主入口,人流、车流集中,屋面覆土种植,荷载较大,所以为框架柱+剪力墙结构;建筑东南侧的三角形顶端位置,屋面设计为三个方向的悬挑,以“甬道”两侧的柱+剪力墙为主体,向两端出挑悬臂梁,如古船的结构骨架,承托起清水混凝土屋面板。悬挑结构使此处外立面更加通透轻盈,大面积连续玻璃幕墙中不设结构柱,也更加突出了“甬道”的存在,增强了历史轴线的指向性。 因东吴时期是造船业的鼎盛期,屋面的结构梁柱体系也参照了船体龙骨结构,中部厚重向两端减弱,中间轴线为悬挑梁的最低点,逐渐向两侧升起,通过结构工程师验证,此体系可在新建博物馆的前端三角空间中合理运用。 4.2 古墓展厅 古墓遗址坐北朝南,墓道入口面向东南,而东南向场地多被工业厂房占据,有一定的空间局限。通过前面研究阶段所得结论,我们决定将新建博物馆设在古墓背面,参观人流由新建博物馆经引向古墓的“墓道”行至古墓后侧,先对古墓封土及外观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再通过古墓周边环道绕到古墓展厅正面入口进入展厅。这是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我们希望古墓的外部封土形态也作为展览的一部分,由外而内逐渐将参观者引入遗址。 因考古研究所要求建造施工及开放参观过程中,不能破坏古墓及其周边封土,所以古墓展厅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操作难度是我们设计中着重考虑的问题。我们与结构工程师、文保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经多方案比较后,决定采用环绕抗拔桩+交圈挡土墙作为古墓展厅支撑结构。十几颗抗拔桩环绕古墓封土独立施工,交圈的挡土墙将抗拔桩连接在一起,把古墓和封土维护在内。环形的挡土墙也可作为抗渗帷幕,深入到地下强风化层,有效阻挡地下水渗入到建筑内部。展厅内的参观环廊及金属网壳屋面都支撑在围绕古墓的十几颗抗拔桩上,建筑内部不再设柱或其他支撑结构。 抗拔桩跨度直径约为40m,屋面采用整体金属网壳结构以达到大跨要求。考虑到金属屋面的太阳辐射热较高,为了达到展厅内的温度要求,屋面由金属内顶棚、中间网壳通风层和外部金属防水屋面组成。屋面檐口周边预留可闭合的通风口,天气炎热时可开启通风,天气寒冷时可关闭达到保温效果,以此来调节室内温度。 古墓展厅入口设双层门斗,以减少空气扰流影响;展厅屋面与环形剪力墙之间脱开窄缝形成高于古墓顶部的高窗,且有参观环廊相隔,防止自然光直接照射在古墓本体上;屋顶正中的天窗也由最开始直接引入天光的方式,改为增加双层屋面,使光线由侧面漫反射再进入室内的方式,有效避免直射光对古墓的影响。 4.3 考古工作站 公园内另一个建筑单体——考古工作站不在任务书单体设计范围内,但考虑遗址公园的布局合理性,确保场地规划设计的完整,将其设在场地西侧办公入口附近,靠近办公停车场,又远离古墓遗址展厅。建筑单体高度尽量降低以减小占地、软化体量,结合绿化坡屋面及景观处理手法,使其能与公园景观融为一体。建筑中设有庭院,使各个房间都有良好的采光。 5 结语 项目从地形考察、考古知识学习、与文保及展陈专家多次交流、古墓分析到基地环境分析,我们在前期研究工作中花了很多精力。随着提出问题、寻找答案,逐步确定设计策略,后期的设计工作也就顺利了。整个方案从规划、单体到景观设计宗旨都是一致的,委托方及文保专家对本项目方案也非常认同。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建筑是服务于功能和使用者的空间载体,在文保等一些特殊项目中,也许隐身的建筑师和被弱化的建筑形式才是遗迹和文化展示更好的选择。 1 缘起2005年底,在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区内的一次道路施工中,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此墓的结构形式为四隅券进式墓葬穹隆,是东汉末年出现、魏晋时期逐渐消失的墓葬结构形式。南京正是东吴时期的都城,据考古推测上坊地区是六朝时期的主要陵墓区,据今约有1 700年历史,该墓葬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全国同时期墓葬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座,而墓中存留的物品,如巨型覆顶石、墓室四角的兽形石灯台、虎首状石棺座等也是同时期首次发现。因此,推测此墓属东吴晚期的大型墓葬,“四隅券进”墓室的主人身份均极为高贵,加之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根据考古方面的初步推测,应为东吴时期孙氏皇帝墓。古墓被发现之后,相关部门虽做了一些临时性的保护措施,但并未能很好地保护古墓。经过10年的考古研究,曝露在空气中的墓体产生了较明显的风化,且墓体外侧也留下了漏雨痕迹。为了更好地保护古迹,并将祖先的珍贵文化遗产展示出来,当地政府决定围绕古墓建一个东吴文化遗迹公园。很幸运,我们接到了这个遗迹保护规划及建筑设计的任务。2 任务与研究基地的用地条件很充裕,22ha的可建设用地面积将被作为遗址公园进行规划,并建设4 000m2的博物馆建筑单体,其建设方式、位置均可由建筑师决定。基地外部的自然环境很好,遗址区被群山环抱,南、北、东三个方向被青龙山郊野公园、黄龙山风景区、大连山所环绕,西侧与西山头、北侧的钟山博爱阁、南侧大连山西山头连成一线。但周边人文环境较差,相邻地块为大型工业厂房区。接到设计任务后,我们首先思考的不是设计一个放置展品的博物馆的具体手法,而是有些惶恐地思索着:到底该用怎样的设计来表达对先人的尊重?有一点是被大家公认的:与文物保护相关的项目,接到任务之初的每一步决定、每一次深化方向的选择都应深思熟虑,谨慎为之。于是,在进行了基地调研并收集、了解了古墓的相关考古资料后,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并希望在前期研究和探索性设计中找到答案。(1)古墓朝向为何是南偏东15°?古人修建房屋讲究坐北朝南,但风水学中,墓葬却不宜正南北向。堪舆之术讲究“上风上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难道东吴古墓的方向只是顺应地势吗?坐落于北京西北昌平区的明十三陵,与北向鼓楼、故宫博物院、前门、永定门,形成一条中轴线,而轴线的中心点就是紫禁城。那东吴古墓会不会也存在一条轴线呢?与东南大学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沟通后发现,东吴古墓长向中轴线的延伸线在西北、东南方向皆指向对应的山头。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南京“市民学堂”讲座时曾披露,在南京梅花山博爱阁附近发现有大型人为构筑物,疑与孙权墓有关。而东吴古墓中轴线西北方向刚好指向这个方向,如果说东吴古墓与家族墓葬轴线重合而形成了15°的偏角,倒是符合藏风得水及后世堪舆中的四相之说。(2)如何处理遗址公园与周边厂房的关系?基地东南侧建筑及东侧的现有厂房与墓地距离太近,且体量过大,现代材质及工业化的立面与遗址公园的环境氛围极为不协调。古墓周边的环境应是静谧肃穆的。(3)小尺度的建筑与大尺度基地的关系?业主提供的公园用地面积约22ha,允许我们在整个公园规划范围内选定建筑用地范围。业主最初的意向是新建博物馆与古墓贴临,而我们的想法是对遗址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和还原,且新建博物馆要低调呈现,尽量消隐于环境中。通过协商,业主同意我们将设计范围扩展至整个遗址公园,而不只是一栋新建的博物馆。有业主的支持,我们就可以从整个公园的规划着手,并将古墓遗址作为整个公园的重点来由大至小展开设计。(4)如何保护古墓本体和原有地貌?1 古墓及封土现状2 古墓测绘图图2 由东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提供;古墓在地下封存了1 700多年,封土也成为了遗迹的一部分。不知情的挖掘与不专业的临时保护措施已经对古墓和封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保证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设完成后的展览过程中遗迹不再受到破坏是我们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最终与业主商定,调整原任务书中古墓与博物馆统一建设的要求,古墓将作为一个独立展厅存在于公园内,建造过程中其他会对遗迹产生影响的建筑、道路及景观功能都作为新建,与遗址区隔开一定的安全距离。3 规划设计通过前期的研究,设计思路逐步明朗。(1)设计应充分考虑古墓南偏东15°的轴线关系,延续并展示出古代墓穴的选址布局特点,突出古墓轴线指向性。将主要展览节点——新建博物馆布置在古墓轴线的西北延长线上,且博物馆在单体设计时应以古墓轴线对称布局。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并以两点连线的方式强化历史轴线,新建博物馆应远离古墓遗址区,尽量贴近基地西北角城市道路。如此布局,新建博物馆所在的场地西北角亦可作为遗址公园的主要公共入口。(2)通过设计手段弱化周边厂房的影响,营造出应有的环境氛围。因基地东南侧现状建筑环境比较差,会对遗址公园氛围营造产生影响,考虑在厂房用地和项目场地之间密植高大乔木林作为隔离带,也能够营造静谧、舒适的公园环境。场地除东南侧这片树林外,其他区域绿植以低矮草地与灌木为主,保证公园景观空旷开阔,能够营造冥想空间,并烘托肃穆的观展气氛。(3)由大至小,从景观大流线入手。根据分析,历史轴线是现实存在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其融入到参观流线中,作为展览的一部分呈献给大众,同时作为主要参观轴,以安静肃穆的文化历史内容为基本定位。作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还需要一条互动性强的开放式参观流线,并在这条流线上布置多处室外展览节点,使前来游览的大众参与室外展览和各项活动,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增加文化熏染,也可提升城市公园的趣味性。参观流线环绕场地布置,将新建博物馆、古墓及室外展览节点串联起来。整个公园设一条主轴线(历史轴线)、一条次要参观流线(人文互动流线),以及一条车行路(后勤服务路)。主轴线即为古墓的原始轴线,由西北向东南贯穿新建博物馆并以室外巷道连接至古墓展厅,并指向远处的山头,为主要观展流线;次要流线将遗址公园内室外展览节点串联起来,并以与主轴线垂直的角度穿过新建博物馆;车行路主要为工作人员服务,呈弧形设置在树林隔离带的西北边缘,并结合城市道路形成环路。(4)提前考虑场地后勤服务及消防道路等功能。项目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方案设想很完美,但到后期扩初和施工图阶段,因受各项规范制约,设计方案不得不有所调整,影响整体效果的情况。所以本项目中将后勤需要和消防规范的要求提前进行考虑,在树林西北侧设一条车行路,两端与城市道路相接,作为办公及后勤服务出入口。同时形成消防环路,可直接到达古墓附近。任务书中还要求设一处考古工作站作为考古研究的办公场所,我们将其设在内部车行路南侧,靠近基地西南角办公入口,与参观人流的两条主次流线互不干扰。(5)古墓的保护方案。考古部门对古墓在建设、展览过程中的保护提出了很多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扰动、封土范围、地下水处理等方面。我们希望将遗址部分封土还原,以保持古墓原有的形态,展览内容尽量简单,且保留古墓原有的排水渠走向,在距离古墓封土范围几米之外再做蓄水处理,并作为一处室外景观节点。4 建筑单体设计4.1 新建博物馆出于保护和尊重历史遗迹的目的,将新建博物馆远离古墓,贴近基地西北角城市道路布置。场地地形北高南低,临近城市道路的西北侧是基地的最高点,基地由西北向东南先是一个5~6m高差的斜坡,之后坡度逐渐放缓。我们将博物馆体量设计为等腰三角形,短边正对西北侧城市道路,并利用地形高差,将博物馆局部埋入地下,使屋面与城市道路平接,形成入口广场。入口背面、三角形中间部位设大台阶,将人流向下引入展厅层。3 古墓建设范围及场地条件图3 由东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提供;4 场地竖向分析图4根据规划部门提供的场地图纸绘制;其余均为作者自摄或自绘。5 场地分析6 整体鸟瞰效果图7 总平面图8 主入口鸟瞰效果图9 新建博物馆效果图10 古墓展厅外景效果图11 新建博物馆屋面轴测关系图12 历史轴线剖面图13 古墓展厅结构及排水示意图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与古墓历史轴线重合,两条长边均指向古墓遗址展厅,设计利用三角形的透视特点在空间上强调了轴线的存在。新建博物馆在西北段体量最大且埋于地下,向东南方向逐渐收小,并随着地形变化露出地面。后勤、展厅等大体量埋地,休息区等小体量以通透的玻璃幕墙作为外围护,使新建博物馆尽量消隐在公园景观中。后勤办公及设备区设在西北段埋土部分,在展厅和后勤区之间设下沉庭院作为分隔,同时解决通风采光问题;建筑中段逐渐露出地面,可设高侧窗采光通风,将主要展厅布置于此;三角形顶角部分,面积比重减小,且场地标高已低于西北侧城市道路6m,建筑体量完全在地面之上,设置为餐饮休息区、游客服务区。展厅的参观入口由博物馆屋面中部的大台阶引入到展厅标高层,在展厅和游客服务区之间设室外入口大厅,并可供消防车穿越。在新建博物馆三角形顶端,空间功能以三角形对称轴为轴线对称布置,对称轴位置设半室外通道,引入“甬道”意向。新建博物馆与古墓展厅之间设室外通路,引入“墓道”意向,指向古墓展厅。参观完新建博物馆后,可由与历史轴线重合的甬道、墓道至古墓展厅参观遗址。我们对新建博物馆的结构设计也做了很多推敲研究。根据功能需要,位于地下部分的西北部展厅与后勤部分在场地高点,并且此处屋面为场地主入口,人流、车流集中,屋面覆土种植,荷载较大,所以为框架柱+剪力墙结构;建筑东南侧的三角形顶端位置,屋面设计为三个方向的悬挑,以“甬道”两侧的柱+剪力墙为主体,向两端出挑悬臂梁,如古船的结构骨架,承托起清水混凝土屋面板。悬挑结构使此处外立面更加通透轻盈,大面积连续玻璃幕墙中不设结构柱,也更加突出了“甬道”的存在,增强了历史轴线的指向性。因东吴时期是造船业的鼎盛期,屋面的结构梁柱体系也参照了船体龙骨结构,中部厚重向两端减弱,中间轴线为悬挑梁的最低点,逐渐向两侧升起,通过结构工程师验证,此体系可在新建博物馆的前端三角空间中合理运用。4.2 古墓展厅古墓遗址坐北朝南,墓道入口面向东南,而东南向场地多被工业厂房占据,有一定的空间局限。通过前面研究阶段所得结论,我们决定将新建博物馆设在古墓背面,参观人流由新建博物馆经引向古墓的“墓道”行至古墓后侧,先对古墓封土及外观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再通过古墓周边环道绕到古墓展厅正面入口进入展厅。这是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我们希望古墓的外部封土形态也作为展览的一部分,由外而内逐渐将参观者引入遗址。因考古研究所要求建造施工及开放参观过程中,不能破坏古墓及其周边封土,所以古墓展厅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操作难度是我们设计中着重考虑的问题。我们与结构工程师、文保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经多方案比较后,决定采用环绕抗拔桩+交圈挡土墙作为古墓展厅支撑结构。十几颗抗拔桩环绕古墓封土独立施工,交圈的挡土墙将抗拔桩连接在一起,把古墓和封土维护在内。环形的挡土墙也可作为抗渗帷幕,深入到地下强风化层,有效阻挡地下水渗入到建筑内部。展厅内的参观环廊及金属网壳屋面都支撑在围绕古墓的十几颗抗拔桩上,建筑内部不再设柱或其他支撑结构。抗拔桩跨度直径约为40m,屋面采用整体金属网壳结构以达到大跨要求。考虑到金属屋面的太阳辐射热较高,为了达到展厅内的温度要求,屋面由金属内顶棚、中间网壳通风层和外部金属防水屋面组成。屋面檐口周边预留可闭合的通风口,天气炎热时可开启通风,天气寒冷时可关闭达到保温效果,以此来调节室内温度。古墓展厅入口设双层门斗,以减少空气扰流影响;展厅屋面与环形剪力墙之间脱开窄缝形成高于古墓顶部的高窗,且有参观环廊相隔,防止自然光直接照射在古墓本体上;屋顶正中的天窗也由最开始直接引入天光的方式,改为增加双层屋面,使光线由侧面漫反射再进入室内的方式,有效避免直射光对古墓的影响。4.3 考古工作站公园内另一个建筑单体——考古工作站不在任务书单体设计范围内,但考虑遗址公园的布局合理性,确保场地规划设计的完整,将其设在场地西侧办公入口附近,靠近办公停车场,又远离古墓遗址展厅。建筑单体高度尽量降低以减小占地、软化体量,结合绿化坡屋面及景观处理手法,使其能与公园景观融为一体。建筑中设有庭院,使各个房间都有良好的采光。5 结语项目从地形考察、考古知识学习、与文保及展陈专家多次交流、古墓分析到基地环境分析,我们在前期研究工作中花了很多精力。随着提出问题、寻找答案,逐步确定设计策略,后期的设计工作也就顺利了。整个方案从规划、单体到景观设计宗旨都是一致的,委托方及文保专家对本项目方案也非常认同。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建筑是服务于功能和使用者的空间载体,在文保等一些特殊项目中,也许隐身的建筑师和被弱化的建筑形式才是遗迹和文化展示更好的选择。

文章来源:东吴学术 网址: http://dwxs.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4197.shtml


上一篇: 十万楼台影 分明脚底看
下一篇: 林业论文_《林业工程学报林业工程学报》出版道德公约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东吴学术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